谁也想不到,在桂林种兰花比较出名的是双江镇。而用兰花做成系列食品的,特别是拿来入馔当美食有点影响的,也是双江镇。
双江镇位于
荔浦县西北部,是一个传统农业乡镇。上世纪90年代中期,双江镇秧家洞村民率先种植兰花,他们培育出的兰花曾分别获得过全国兰花展铜奖、
广西壮族自治区兰花展金奖。
八月份两次到荔浦进行美食调研和督查,在
丰鱼岩餐厅品尝到用兰花做的菜点,有炒的、蒸的、炸的、汆的,甚至有兰花泡的茶等等,甚是惊艳。“兰花炖鸡”就是典型的代表。其鸡的来源不是市场上随便买的一般饲料鸡,或者所谓的果园鸡,而是纯粹在双江兰花花圃周围放养的走地鸡,肉质紧扎鲜甜,味道清新幽香,与兰花的性质“相似”,还有一股兰花的“花香”,比较“适合”与兰花进行烹制。
此外,清澈的汤中,漂浮着几朵花瓣如同轻纱的鲜黄兰花,一直让人难以忘怀。轻啜顾盼之间,兰花散发出来的淡淡幽香,微苦回甘的呷后印象,如同那种喝下去感觉无味,停顿之后,气味、滋味、色相慢慢袭来,的确有过嘴抹香,雁过留声,赚人眼珠子的感觉。
在闲聊中,了解兰花种植与美食制作的黄旭庆先生介绍说,以花作为食材的历史非常久远,最早的记录当属屈原在《离骚》里的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”佳句,借物言志的字里行间,也可想见得到当时食用花朵的习俗。仔细想来,食用花朵常作为餐桌的副食,一是花材季节性很强,二来不易储存保管,再者相较其他瓜蔬或主杂粮一类主食,花卉食材能够果腹的效果差一些。但花朵的绚烂之美,让人在以花入馔的美食中,更多地强调精神愉悦和别样出尘的感受。
此外,挑选兰花的时候,相当讲究釆摘的时辰,所谓“夜开日合,篱下幽香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要挑选那些花形饱满、未能展开的花苞,因为一旦开花,香气必定外散,影响口味。处理食材的时候也要极度小心,花的形态如果被破坏,必然影响菜品的整体形象。兰花十分娇贵,在烹饪时不可过火,只须在关火前丢进几簇,盖上盖焖上几分钟,就能逼出花朵的那份淡雅的清甜来。
丰鱼岩的刘伟平谈到,兰花的根、叶、花、果、种子均有一定的食疗药用价值。叶治百日咳,果能止呕吐,种子治目翳。根可治肺结核、肺脓肿及扭伤,也可接骨;建兰根煎汤服,据说为催生胜药。建兰叶可治虚人肺气。春兰全草治神经衰弱、蛔虫和痔疮等病。兰花花梗可治恶癣。
刘伟平表示,
丰鱼岩餐厅有心将兰花做成的系列美食产品逐渐推向市场,欢迎喜爱兰花美食的爱好者前往品味,提出改正意见。
据悉,兰花酿的酒也已开发,其特点是清澈中泛着微黄的色套,与桂花酒几近相同,口感绵软、醇香、顺喉、不上头。我属于不嗜酒之人,但心血来潮时,也能干上二三两。听了介绍,心里还是有些“春心萌动”的。下次到荔浦,一定要饮一盅厚味幽香的兰花醉!否则,枉为兰花的爱好者和拥趸了。
■ 来源:桂林生活网 谭德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