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家常菜肴菜烩马蹄丸子,驰誉桂北大地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便在民间盛行,该菜朴实无华,其貌不扬,可它匠心独运。菜梗是选用小白菜之茎梗,色泽晶莹剔透,恰似翠玉,马蹄丸子入口脆爽,圆溜溜如玛瑙一般。既有菜梗的清香,又有马蹄丸子的脆爽回甜,脍炙人口,曼妙美味,堪称佳作。
说起马蹄,有一个故事。传说天上九匹仙马,看到桂林卫家渡青山秀水和河滩上那一片肥嫩的水草,就再也不肯走了。时间久了,还与当地百姓成了朋友。此事终于被玉皇太帝知晓了,遂派雷神下界,传唤天马归庭。雷神叫喊了半天,还没有一匹马上来,很是恼火,当下就从口袋里掏出九条神索,要捆缚仙马们。九匹仙马一看不好,赶紧昂首奋蹄,向南狂奔。
九匹天马渐渐跑不动了,前面又有一座大石山挡住了去路,眼看就要给雷神抓住了。仙马们决心以死抗争,一个个向着石山猛擂上去。说来也怪,那石山竟像棉花一样,无声无息地就把九匹仙马收了进去。只有跑在最后的一匹仙马,后蹄尚未收进石山里,雷神就追上来了,只见他手中的利斧一闪,这匹仙马的后蹄就被齐刷刷地剁了下来。九匹仙马总算没有挨抓上天去,这藏有仙马的山,桂林人民就叫它九马画山。画山上的九匹天马中,据那眼光厉害的人讲,确有一匹是没有后蹄子的。
再讲那被剁下的一对蹄子,顺着斧势,双双落在了卫家渡,卫家渡的种田人,发现田里有一对血淋淋的马蹄子,知道天马遭难了,他们怀着沉痛的心情,把那对马蹄子用田泥埋好。
一年后,那埋在田里的马蹄发芽了,笔直笔直的叶梗,像利剑直指天空。正当人们感到奇怪的时候,仙马托梦给村民,说在这叶梗的下面有很好吃的果子。于是,水田的主人把果子挖出来一尝,“啧啧”,果然不错,清甜脆嫩,好吃极了。
消息传开后,卫家渡家家户户都种下了这种果子。为了纪念天马,他们就给这种果子取名为马蹄。因为那地方有了灵气,所以种出的马蹄特别好吃。
马蹄学名荸荠,又名地栗、地梨等,生长在沼池田间,含有蛋白质,糖类,脂肪,以及多种维生素和钙、磷、铁等矿物质。每当马蹄上市,就成为时令佳肴釜中精妙,尢其以菜烩马蹄丸子为代表,桂林诸多饭店酒楼都有制作该菜售卖。
菜烩马蹄丸子,稍带酱香味。是选用小白菜的茎梗,与马蹄粒、肉茸搓成小圆球经油炸而制作成的马蹄丸子。民间认为,马蹄丸子入口脆松,中间还不散空,方才正宗。该菜制作出来后受到大众的欢迎,耐人寻味。一个不经意的混搭菜肴,藏有桂林人民不朽的智慧。在桂林,家常菜做得好不好,是检验一个大厨、甚至一个酒楼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。所以说,菜里乾坤大,壶中日月长。同时民间将马蹄入菜发挥得淋漓尽致,如耳熟能详的酥炸欢喜、拔丝马蹄、马蹄蒸肉饼、百花酿马蹄等,甚至还做出来了马蹄宴。
桂林马蹄享誉岭南,食家认为:马蹄含有丰富的淀粉、蛋白质、粗脂肪、钙、磷、铁、维生素A、B1、B2、C等。含有抗癌的有效成分,具有清热去痰,降血压和治疗大便干硬的功效。
■ 来源:桂林生活网 罗书铭